三坐標測量機的重定位整合技術是針對三坐標機測量基準定位誤差較大和定位不變的問題應運而生的。
應用背景
在產品的測繪過程中,往往不能在同一坐標系將產品的幾何數據一次測出。其原因一是產品尺寸超出測量機的行程,二是測量探頭不能觸及產品的反面,三是在工件拆下后發現數據缺失,需要補測。這時就需要在不同的定位狀態(即不同的坐標系)下測量產品的各個部分,稱為產品的重定位測量。而在造型時則應將這些不同坐標系下的重定位數據變換到同一坐標系中,這個過程稱為重定位數據的整合。
對于復雜或較大的模型,測量過程中常需要多次定位測量,最終的測量數據就必需依據一定的轉換路徑進行多次重定位整合,把各次定位中測得的數據轉換成一個公共定位基準下的測量數據。
重定位整合原理
工件移動(重定位)后的測量數據與移動前的測量數據存在著移動錯位,如果我們在工件上確定一個在重定位前后都能測到的形體(稱為重定位基準),那么只要在測量結束后,通過一系列變換使重定位后對該形體的測量結果與重定位前的測量結果重合,即可將重定位后的測量數據整合到重合前的數據中。重定位基準在重定位整合中起到了紐帶的作用。
重定位整合參數
PID控制是:比例,積分,微分控制的縮寫。
P參數:決定系統對位置誤差的整個響應過程。數值越低,系統越穩定,不產生振蕩,但剛性差,到位誤差大;數值越高,剛性越好,到位誤差小,但系統可能產生振蕩。
.I 參數:控制由于摩擦力和負載引起的靜態到位誤差。數值越低,到位時間越長;數值越高,可能在理論位置上下振蕩。
.D參數:此參數通過阻止誤差變化過沖給系統提供阻尼和穩定性。數值越低,使系統對位置誤差響應快;數值越高,系統響應越慢。